北京大学第二届“校园社交舞大赛”暨“体育舞蹈教学展示”
作者:郭明 供稿:体育舞蹈协会 发布时间:2011-12-18 阅读次数:820次
2011年12月18日晚7点,北京大学第二届“校园社交舞大赛” 暨“体育舞蹈教学展示”在五四体育活动中心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比赛由体育部与体育舞蹈协会共同主办,体育舞蹈协会承办,北大体育部、北大团委支持,未名舞版、水木舞版、科苑舞版、人大舞版、鸵鸟工作室等各大高校及周边舞蹈爱好者团体协助。比赛目的是进一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教学展示,促进体育舞蹈文化在校园的推广。
本次大赛设有17个组别,包含国标舞、拉丁风情舞、交谊舞等几乎全部社交舞种。比赛选手主要是北京大学在读学生和教职工,还有北京各大高校及校园周边舞蹈爱好者。比赛由陈昊主持,北京大学体育部吴定锋老师担任裁判长,并邀请到佟世宇、翟晨阳、呆呆、鲜莉、麦子、刷墙、VV等资深舞蹈爱好者担任裁判,郝艳丽担任记分长。
首先进行华尔兹和伦巴的考试组比赛,选手均为本学期体育舞蹈课的学生。作为初学者,他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动作中规中矩,套路新颖别具一格。接下来是拉丁风情舞Salsa的比赛,起源于古巴、融合了英法乡村舞蹈的Salsa以其热情活泼著称,急速的旋转、奔放的展示激起观众阵阵喝彩。接下来是国标摩登的比赛,选手们用精彩的表演诠释华尔兹的优雅、维也纳的炫目、探戈的抑扬顿挫。交谊舞是一种简易化的国标舞,适合于舞厅,舒缓的节奏、优雅的音乐、选手的默契和眼神交流,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国标拉丁的比赛最后登场,奔放而妩媚的身姿、高难度的旋转和动作,充分体现出国标作为艺术和竞技体育的魅力。
本次活动亮点颇多:
一、贯彻“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观
本次活动既是社团文化交流活动,又是体育教学的成果汇报展示,是二者的全方位溶合,以借课堂教学促进社团协会的发展,靠社团文化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拓展,二者互动,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依靠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来锻炼身体,明显不足,也不可能真正引导学生在体育舞蹈项目上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除了体育舞蹈课堂教学外,积极组织体育舞蹈协会和体育舞蹈队的练习,每个舞种都根据选手水平的不同设有新人组和单项组以及全能组等等。全能组的选手学舞都有一年以上,场上自是风采无限,而仅仅学舞几个月的新人亦有机会展现自己。走上赛场对新人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而他们完成的非常好,虽然技术上仍不免粗糙,但他们展现出了对艺术的感觉、对音乐的理解。
本次活动实现了体育舞蹈课堂教学(课内)和体育舞蹈社团文化(课外)的大融合,促进了体育舞蹈文化在学校的普及与发展。
二、体育舞蹈课的学生展示出极大的热情和潜力
本届比赛中,选修体育舞蹈课的学生们使观众另人耳目一新。作为初学者的他们,妆容整齐别致、服装规范、舞蹈套路新颖别致、动作规范标准,态度认真热情四溢。经了解得知,他们为了准备比赛套路观看了很多舞蹈视频以编排动作,赛前经过大量的刻苦练习和准备。赛后很多同学表示,对体育舞蹈的兴趣更浓了,希望能够举办更多的此类比赛和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展示空间。
三、体育舞蹈队队员之间的角逐成为关注的焦点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选手中有不少是2010年11月份刚成立的北大国标队队员。每周四次的练习,使他们逐渐的成长起来,比赛中他们的妆容、动作、套路更加规范新颖,引起阵阵喝彩,大家齐声呼喊着自己喜欢的选手名字,场面异常热烈。
四、嘉宾表演开阔眼界
比赛期间,阿根廷探戈爱好者组织(ATer Club)的嘉宾呆呆携舞伴表演了阿根廷探戈。炫目的步伐、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震撼之后最为热烈的礼赞。
最后,第二届“校园社交舞大赛” 暨“体育舞蹈教学展示”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很好的检验了我校体育舞蹈教学成果,促进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竞技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体育舞蹈社团文化得到了完美诠释和延续,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展示了学生的青春风采。
比赛落幕了,而对于众多深爱舞蹈的同学、对于新生的北大国标队,这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舞蹈不仅是一种体育项目,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他们将再接再砺,将北京大学的体育舞蹈事业传承下去,终有一天,新人将成为高手,北大国标队将破蛹成蝶,成长为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艺术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