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下午,国际大体联(FISU)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FISU学术大会在深圳大学开幕,北大体育部在董进霞教授的带领下,李德昌、赫忠慧、张亚谦、吴定锋五位老师将分别做主题报告和墙报交流。
![](/__local/A/0B/DF/5FF5EB5C8EF5F38B66559F2EC63_35CF9AAA_9A4F.jpg)
北京大学董进霞教授报告
![](/__local/E/06/9B/6779B6C01B8FE9FE087D5F1015C_29CCF7AF_AD6F.jpg)
北京大学李德昌教授
![](/__local/4/48/A1/900D39737111FC5E3986D5EE54C_B7F9F30E_CFBE.jpg)
北京大学赫忠慧副教授
![](/__local/7/3F/46/53578D15DB186B4E9FB19A08BD1_F1F885CD_D7F0.jpg)
北京大学张亚谦副教授
![](/__local/7/62/10/5DF056C60CDA819C3B0D30DB2D7_68BE3C46_C693.jpg)
北京大学吴定锋副教授
开幕式上志愿者持与会代表所在的42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入场展示,成为整个开幕式的最大亮点。
本次FISU学术大会于8月13日至16日举行,主题为:“大学教育:从‘怎么样’的文化到‘为什么’的文化––未来从这里开始。”在昨日下午的开幕式上,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国际大体联新当选主席、大学体育学术委员会主席加利安,中国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和深圳市市长许勤等参加了开幕式。本次FISU学术大会共收到五个体育学科领域的中外论文共864篇,并将邀请12位嘉宾进行主题演讲,内容涉及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的各个方面。
嘉宾观点
大会的首个主体演讲嘉宾,曼彻斯特大学体育系主任、国际大体联执委埃里森·奥戴尔女士。她认为,举办大型运动会要花费纳税人很多钱,但是兴建场馆可以重塑城市形象,而且可以带来很大的税务偿还,为城市及国家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奥戴尔在报告中以曼彻斯特城在2002年举办的英联邦运动会为例,说明大型运动会给城市和国家带来的持续性效益:为了举办此次运动会,曼彻斯特城兴建了水上运动中心、网球场、壁球场和体育城等设施,在运动会结束后,这些场馆为英国提供了超过5万个就业机会,并带来了旅游等经济效益,成为国家财富之一;通过志愿者招募计划,一共有几十万人经过培训后从事志愿者服务,他们的年龄从16岁到87岁,在接下来的10年里,这些志愿者仍在社会上从事志愿服务。
她指出,各个国家在举办大型运动会时目光要放远一些,不能当成纯粹的赛事来举办,要使大型赛事变成能为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活动,主办方组委会也需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监测这种活动的影响。
大运辞典
国际大体联学术大会也称“大学体育研究大会”,学术大会的主题有设计大学体育研究、大学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异同关系等,旨在使各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之间、不同高等教育及文化体系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作为国际大体联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历届大运会都有召开学术大会,迄今已经有50年历史。
![](/__local/C/F5/D4/C252DC174C0FA3D240F58644DBF_1A3406D7_118C2.jpg)
参会代表广泛交流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