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相关新闻报道:《第六届“太极与大学之道”两岸论坛在北京举行》
http://tv.cctv.com/2018/08/14/VIDEzU8JESjVJm0FNnzyW0MW180814.shtml
2018年8月13日,在2008北京奥运十周年之际,第六届“太极与大学之道”两岸学术文化交流论坛在北京大学五四体育中心举行。
学院太极1994年从台湾师范大学传至北京大学后,在北京大学兼容并包的土壤中逐渐发扬光大。北京大学通过学院太极的联结,在过去十余年中,促成了多次务实有效的两岸太极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与2017年更是两次赠送台湾师范大学“2008北京奥运太极雕像”,代表两校携手共同推动太极文化风。直至此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与体育科学研究所出品的《两岸太极拳学术论文集》的发表,预示着北京大学未来将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高校进一步加强合作,推进太极拳学术化的发展。
本次论坛由北京大学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务所长、体育教研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张锐教授,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郝光安教授、研究员林添进,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所长吴进安教授、林叶连教授、李哲贤教授、蔡辉振教授,台湾中华学院太极武艺学会艺术总监沈瑞源、行政总监黄荣松教授、教学讲师马莉君,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程淑芬教授等出席论坛。
此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台湾亚洲大学等两岸近30所高校的120多位研究与习练太极拳的大学生参与本次论坛,并参与于8月5-15日举行的2018两岸大学生“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系统课程研习营。
论坛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任全胜副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张锐书记认为太极拳作为经典的传统体育运动,可以“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鼓励每一位营员都能让太极文化给自己、家庭和国家带来正面的影响。
![](/__local/C/56/44/0D30EE87FC94265F1EDFBF328BC_3958CB6C_33E94.png)
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委所长张锐书记致辞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吴进安所长分享了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认为大家现在练习太极拳就是在做‘为往圣继绝学’的工作,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弘扬传承要靠大家共同的努力。
![](/__local/4/2E/D7/04369FBA24BD17706FC35B61951_A6802DFC_268B6.png)
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吴进安所长致辞
![](/__local/7/40/88/981A2B6BED14751F32DDCA5094B_BA2FBAFD_2F441.png)
张锐书记与吴进安所长互赠礼物
![](/__local/6/43/2C/96E7F9EA6730ED34DF6D6A9BD79_0004C9EE_11559.png)
张锐书记(中)为中华学院太极武艺学会荣誉理事长郭义雄教授、理事长陈惠珠女士颁发感谢状,由中华学院太极武艺学会行政总监黄荣松教授(左)、艺术总监沈瑞源导演(右)代为接受
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汉学应用研究所签署了太极文化学术合作备忘录。双方为提升太极拳文化学术研究、课程研习与促进太极学术与文化交流,同意建立合作关系,未来将共同推动太极拳文化学术之各项交流活动,共同开展“太极游艺——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建设,携手进行相关学术研究,培养两校“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以及太极理论教学师资。
![](/__local/4/D4/E9/0C3CBCECC65933A10BE8820D39C_5BDC7C6F_D9C8D.png)
郝光安教授(左)与吴进安教授(右)签署合作协议后,与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李宁主任(中)合影留念
![](/__local/E/58/12/301D0901C73090615D76DF1EB34_2F3187A8_CD364.png)
“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展示
![](/__local/4/F3/59/7492A7AEF83D6E9E193AAD7F676_8FA84800_1546D.png)
嘉宾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张锐、郝光安分别为本届“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课程研习营的讲师代表和助教代表颁发聘书,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并分别合影留念。
![](/__local/1/40/7B/7F9DFE78D6A2512C5045166C087_902BA584_172B7.png)
研习营期间,邱德拔体育馆外太极拳晨练场景
![](/__local/E/CB/58/0771338EB08A22FE1F0973B8470_ABCE8775_150C7.png)
北京奥运太极雕像创始人林添进研究员为同学们讲座演习动作,同学们席地而坐,专注听讲
![](/__local/B/16/49/EDF59C44C3F7CE61673E52C4C51_3888F598_5A297.png)
2008北京奥运太极雕像(单鞭式铜雕)前合影
更多相关内容:
据了解,本次研习营是继2017年之后,连续第二年由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在北京大学举办两岸大学生“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系统课程研习营。由体教部推动的“太极与大学之道”学术论坛则是自2010年开始持续展开。两岸高校间太极文化交流工作,从2008年体教部承办“奥运在北大 静园观太极”太极拳群像雕塑文化展之后,紧密展开,最早更可追溯自1997年。以下为部分两岸太极文化交流活动回顾。
![](/__local/5/C6/0D/E6CD19B68EED5C0B762831479AA_CC48E44B_43999.png)
1997年,时任北京大学校团委书记王登峰教授与时任团委副书记张彦教授,率北大老师及杨式太极拳协会学子访问学院太极的发源地台湾师范大学,进行太极武艺文化交流。学院太极1994年传至北京大学,始终重视太极文化的学术研究以及在青年学子中的传习和普及。上图为访问期间举行太极武艺座谈。起身发言者为时任北大团委书记王登峰教授(现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
![](/__local/0/AD/58/18933017110FF020354B694549B_F1B81C2C_57492.png)
2008年8月1日-8月24日,北京大学主办“奥运在北大,静园观太极”太极拳群像雕塑文化展。时任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彦教授(右四)、哲学系杨辛教授(右三)、体教部时任主任郝光安教授(左三)等嘉宾为雕像揭幕后合影。
![](/__local/F/1E/50/EFD6CF96108C73B89E70CDE40AD_334A7756_40340.png)
2010年10月2日-10月4日,北京大学与台湾师范大学在北京大学共同主办“太极与大学之道”首届学术文化交流论坛。开幕式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时任司长王登峰教授(现教育部体艺卫司司长,左五)、卫生部国际合作部时任副司长王立基副司长(左四)、北京大学时任副校长刘伟教授(左六)、北京大学体教部书记张锐教授(左一)、时任主任郝光安教授(左二)等嘉宾与学子代表合影留念。
![](/__local/D/54/E0/089091F825B303FBD25A5FA0CC7_F00D8684_445EB.png)
2013年4月30日北京大学赠送台湾师范大学奥运太极雕像赠送仪式上,北京大学时任副校长刘伟教授,北京大学体教部书记张锐教授(左一)、李宁主任(时任副主任,右二)、前主任郝光安教授(右五)、李杰副主任(左三),新闻与传播学院时任书记冯支越书记(左四)、台湾师范大学时任校长张国恩教授(右六)等嘉宾合影留念。
![](/__local/7/F0/13/31D5A242F7292092855AC97CFC2_2DEFEEAE_47F28.png)
2014年8月1日-8月21日,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主办“青春正能量 太极文化风”高校大学生太极武艺夏令营,组织高校大学生共同研习“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图为成果汇报仪式后北大体教部李宁主任(后排右四)、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时任书记刘鹏照书记(后排左五)等嘉宾合影留念。
![](/__local/B/0B/D3/ADF1EE85364C4C20AD6F74EF3CE_92BCB7AE_25611.png)
2015年7月11日-7月24日,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中华学院太极武艺学会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在青职学院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大学生太极文化交流十周年庆典暨“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系统课程研习营活动。来自两岸二十余所高校的200余名师生及嘉宾齐聚青岛,通过系统的研讨与习练,进一步完善了“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教案内容与教学方式,并为共同打造致力于以太极武艺为载体,深入推动两岸高校文化交流的特色平台献力。图为北京大学体教部副主任吴昊博士前往参与成果汇报仪式后与在场师生合影留念。
![](/__local/6/C6/D8/B47E13D31B619FCFFAD63E35BCA_317F6D8C_3FF0D.png)
2017年8月1日-8月10日,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等单位承办了由北京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华学院太极武艺学会共同主办的2017两岸大学生“新简易二十四式太极拳”系统课程研习营。图为体教部李宁主任、吴昊副主任等嘉宾与学子们,在第五届“太极与大学之道”两岸学术文化交流论坛后,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