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News rating

首页 · · 内容

体育教研部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

为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提升健康教育教学水平,3月21日,体育教研部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由张晓圆老师主讲,围绕“膳食营养与体重管理”的主题,通过理论讲解与实物展示,从能量负平衡、食物多样搭配、吃动平衡三个方面,助力教师团队掌握科学体重管理方法。

首先,张晓圆以中国人群超重或肥胖的严峻形势引入,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高达50.7%,青少年为19%,儿童为10.4%。结合《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她指出,科学体重管理不仅是个人健康需求,更是全民健康行动的关键。现场,张晓圆以日常饮食为例,生动剖析高热量、高糖分食物的健康隐患,引发教师们的热烈讨论。

围绕体重管理核心原则,张晓圆提出“能量负平衡”概念,即“能量消耗大于能量摄入”。盲目节食易导致代谢下降,合理控制总能量才是可持续的减重策略。现场,张晓圆详细解析了限能量膳食(CRD)、高蛋白饮食等实用方案,通过简易公式“目标能量=理想体重×系数−500大卡”,指导教师们如何定制个性化饮食计划。

“食物多样性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张晓圆展示了《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她强调,每日应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25种以上,其中蔬菜每日300g、水果200~350g、谷薯类200~300g。并对比高低能量密度食物,指导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材。例如,糙米饭(GI 56)比白米饭(GI 84)更利于血糖稳定,减少饥饿感。现场老师们还通过食品标签解读,学习识别了“隐形糖”与高盐高油陷阱。

最后,张晓圆表示,“运动是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更是维持代谢健康的关键”。她引用CALERIE研究数据指出,减重后期每减1kg需消耗近7000kcal热量,需通过运动增强脂肪代谢。她建议成年人每日进行3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并减少久坐,每小时活动5分钟。例如慢跑30分钟约消耗300kcal,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教师们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少盐少油”建议,探讨如何将饮食控制与运动计划融入课堂教学。

活动尾声,教师们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运动计划设计”“健康食谱设计”等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的科学搭配。今后,体育教研部将持续推进“体能提升:运动与膳食”课程的建设与完善,覆盖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帮助更多学生掌握科学饮食方法,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 10:14

分享到: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