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4日,北京大学“体育舞蹈教学成果展示”暨“第三届校园社交舞大赛”在邱德拔体育馆隆重举行。大赛由体育部和体育舞蹈协会共同主办,体育舞蹈协会承办,北大体育部、北大团委支持,并邀请到了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舞蹈专业选手作为特邀评审。视友网作为协办单位进行微视频直播和微博互动。本次大赛是2012年北京大学第二届体育舞蹈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进一步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体育舞蹈在学校的普及与发展。
大赛共设29个组别,涵盖了国标舞、拉丁风情舞、交谊舞等几乎全部舞种,比赛选手不仅有体育舞蹈选修课学生、北京大学在读学生,还包括部分校友舞蹈爱好者。北京大学体育部书记张锐教授莅临现场并为大赛致辞,体育部吴定锋老师担任竞赛长兼裁判长,并邀请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舞蹈专业选手白璐、田鑫、赵晓晨和未名舞版前版主翟晨阳担任评审,郝艳丽担任计分长,比赛由陈昊主持。
开幕式现场
由舞协带来的维也纳华尔兹展示为大赛拉开序幕,乐曲节奏欢快,几对舞者环绕全场旋转,舞步轻盈优美,令在场观众为之赞叹,使场内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首先进行的是摩登舞比赛,在曼妙婉转的音乐下,各组选手舞步优美,姿态典雅庄重,尽显宫廷舞之美;一些高手更一连比赛数场,每场都表演自如,耐力和风度令现场观众叹服。交谊舞比赛中,各对选手配合默契,在舞蹈中展现身体和目光的交流;随后进行的拉丁舞各组比赛也异彩纷呈,强手如林,有很多来自舞队和体育舞蹈协会的选手,他们都经过了半年以上的训练,对舞蹈风格有较好把握,对音乐也有独到的理解,舞步的延伸十分到位,旋转速度非常快,节奏感很强。
比赛现场
反串组的选手角色感强,表演惟妙惟肖,场内欢呼声不断,在幽默中也让舞者和观众都加深了对双人舞中男女角色与舞蹈特点的理解。
考试组的选手都是本学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学生,虽然舞步尚显稚拙,但热情不减,勇于展示。
本次大赛亮点诸多:
一、贯彻“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大体育观
本次活动既是社团文化交流活动,又是体育教学的成果汇报展示,是二者的全方位融合,借课堂教学促进社团协会的发展,靠社团文化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拓展,二者互动,相得益彰。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想将舞蹈学习有显著进步是很难的,课后练习起到了提高舞蹈技能,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的作用。
参加单人基本功考试的体育舞蹈课学生
在准备教学成果展示的过程中,仅学了十六次课的学生们自己编排套路、在课上课下反复排练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功能;大多数学生是首次参加舞蹈比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了解比赛过程,积累实战经验,增强自信,培养多方位的能力,在欣赏舞协和舞队高手的比赛中,也看到了自己的提升空间和前进方向。
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还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在比赛及准备过程中,很多学生越来越喜爱体育舞蹈这项运动,加入了体育舞蹈协会和舞队,准备将体育舞蹈作为长期的爱好发展下去。
高手如林的标准舞比赛组
与此同时,体舞协会的社团活动也得到发展。体舞课的专业教学可以促进舞协活动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因体舞课而培养对舞蹈的兴趣的同学也使舞协不断壮大。
二、创新性地设立了反串组
本次大赛创新性地设立了反串组,选手角色感强,十分幽默,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爆发出一阵阵掌声。在为全场带来笑声的同时,更让选手和观众体会到,双人舞中男女角色间的差异。在反串中对舞伴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恩,从而在以后的合作中配合更默契,非常有益。
幽默的反串组
三、划分各个组别,不同水平选手都有展示机会
本次比赛有全能组、新人组、自由组等组别的设置:全能组为高手们展现高超的技艺与耐力;新人组让刚刚学舞不到半年的同学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自由组倡导选手重视引带和跟随能力,促进了舞蹈中的交流和配合,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以达到舞会中任意搭伴即可跳舞的效果。
最后,“体育舞蹈教学成果展示”暨“校园社交舞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成功地展示了我校体育舞蹈教学成果,促进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及学生的竞技表演水平的提高,同时,体育舞蹈社团文化也在校园中得到了推广,展现了社团活动的丰富多彩,展示出北京大学学生风采。爱好体育舞蹈的学生将以此作为新的起点,不断进取,力臻完美!
各组选手表现出色,获得佳绩